首页 > 信息公开 > 新闻资讯

深桂协作赋新能,数字帮扶启教思——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2025年赴广西桂林教育数字帮扶暨信息化教学交流活动顺利开展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0 19:05:09

  为深入贯彻落实粤桂两省区《2025年粤桂教育协作工作要点》部署要求,深化粤桂教育协作,推动教育信息化帮扶工作,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于2025年10月13日至17日组织20名往期“适应新型教与学模式的先锋教师创新班”学员,赴广西桂林市开展2025年教育数字帮扶暨信息化教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及特殊教育多个学段,深入桂林市逸仙中学初、高中部,桂林中学、桂林市培智学校、桂林市南溪山小学等学校,通过开展13场专题讲座、13节示范课及相关互动研讨活动,展现深圳先锋教师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桂林教育注入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动力。

  

  小学教育:技术融合构建素养课堂

  在小学阶段,先锋教师带来了融合AI技术的创新课堂。罗湖区翠园实验学校的李琪老师在人工智能启蒙课《人脸识别初体验》中,以电影彩蛋为情境导入,创设学习任务,依托深教AI平台引导学生亲历人脸识别的流程并讨论伦理问题,实现技术学习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李妙文老师在英语课《A Trip with the Zookeeper》中,融合AI技术构建沉浸式学习环境,推进语言实践,为英语教学提供优质范式。深圳市碧波小学付文英老师在语文课《示儿》中,借助AI技术让学生与数字人对话、展开思辨辩论,以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深化理解。坪山区锦绣实验学校陈映霞老师在《夏天里的成长》课中,通过多轮朗读、合作填写“成长表”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实现了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

图片

  在专题讲座环节,福田区新沙小学王亚琼老师在讲座《创新思维工具的使用及智能体开发》中,介绍了教师应转型为学习协调者,利用创新思维工具和智能体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构建“人机协同、人际合作”创新课堂生态的内容。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云和学校林丹老师在讲座《全科阅读:小学创新素养提升新路径》中,解读了全科阅读模式,分享了学校将阅读融入多学科教学的具体做法,为小学创新素养提升开辟新路径的内容。


图片

  深圳市碧波小学付文英老师在讲座《AI赋能·共创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小组合作新范式》中,系统分享了AI与小组合作深度融合的实践经验,提供全维度指导,现场示范小组合作关键技能,提供可落地操作方案的内容。福田区外国语小学张莹老师在讲座《AI赋能一线教师日常教学提质增效实战指南》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指出教师角色转变方向,提供了实用的AI赋能指南,讲解提示词撰写逻辑、AI教学工具应用案例及AI辅助教学研究等内容。

  

  初中教育:多学科创新助推精准教研

  初中阶段,送教团队聚焦多学科课堂创新与教师专业成长。

  龙岗区外国语学校(集团)云和学校林丹老师在数学课《中国数学家刘徽的“割圆实验室”——从无限逼近到跨界智慧》中,将数学史与实践探究巧妙融合,让学生在探究中收获知识。罗湖区翠园初级中学杜庆伟老师在《数轴》课中,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从特殊案例入手,逐步归纳一般规律,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魅力。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苏畅老师在《探寻神奇的幻方》中,以“情境启趣—探究寻律—应用提能—文化润心”为逻辑主线,将三阶幻方的知识传授、数学思维的深度培养与文化底蕴的渗透融合。福田区莲花中学孙露莹老师在《一棵松的自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课中,本节课以“一棵松的自述”为主线,通过五幕情境贯穿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知识体系,体现了鲜明的素养导向。

图片


图片

  在专题讲座环节,深圳先锋教师带来了面向所有学科、初中数学、物理、历史及英语的AI赋能学科教学讲座。

  罗湖外语学校彭燕老师在《激活课堂活力:解锁AI+能量》讲座中,层层递进讲解AI与课堂融合路径。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的王希舜老师在《数据驱动下的初中数学精准教学实践研究》中,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实用的教学策略与工具。深圳实验学校中学部周笑老师在《小实验大智慧,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与创新》讲座中,通过现场演示多个实验展示物理实验魅力与价值,为教师提供实验教学的实践路径。深圳外国语学校坪山学校朱晓博老师在《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的策略与实施》讲座中,结合桂林历史文化特色,以典型案例展示项目式实施方式。罗湖区翠园实验学校沈晓昱老师在《AI赋能英语教学》讲座中,聚焦实践应用分享AI在英语五大模块的实操方法并演示融合流程,为一线教师提供可落地思路。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韩琪老师在《从“语言教学”到“审美育人”—— 初中英语学科美育的实践》讲座中,明确美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阅读教学的美育路径。


高中教育:核心素养引领课堂变革

图片

  高中阶段,活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史利霞老师的《从DNA结构到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流动与传递》复习课则以广西特色百香果为切入点,通过自制教具建模、虚拟实验室体验等信息化手段,生动诠释了大单元教学理念。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裴黎黎老师的《单元挑战任务:求角平分线的方程》示范课,通过多维度解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功构建七种解题模型。深圳中学尤佳老师的专题讲座《多元融合的高中科学教育探索与实践》系统阐述了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为高中科学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特殊教育:数字赋能开启特教新窗

图片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杨岩岩老师以《青蛙写诗》为载体,融合极简AI技术打造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为桂林市培智学校特殊学生群体开启了知识新窗。她通过精细化分层教学策略,为每个特殊孩子提供个性化支持,让课堂充满活力。同时,杨老师还在讲座《极简AI技术在培智课堂中的应用及创新课堂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分享了大量特教资源大礼包和AI工具单,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次送教活动覆盖多学段,针对各学段的不同需求,提供精准帮扶,促进了深桂两地教师的深度交流与协作,不仅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更通过教学范式创新为桂林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被帮扶学校一致认为,活动搭建了教育交流的桥梁,有效帮助本地区教学理念更新与方法改进。

展望未来,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将继续秉持”先锋领航、数字赋能”的理念,深化与广西等地区的教育协作,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共同推动基础教育向更加公平、高质量、充满活力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