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级项目 > 课程变革与跨学科融合 > 盐田区 > 实验区动态

盐田区第一期实验区工作简报

来源: 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编辑: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时间:2021-11-11

  2019年11月,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盐田区启动开展“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申报工作。

  2019年12月,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开展以先行示范打造深圳“1+6模式”市域统筹与区域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申报,同时确定我区构建主题为“融合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学习区域实践模式”。

  2020年1月-3月,成立盐田区实验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区实验项目实施工作的统筹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区实验项目实施工作的整体推进与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规划,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统筹协调全区实验项目工作,整合力量,全面加快强区域内实验项目推进工作。区教育局各部门、各学校根据本提升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2020年4月-9月,区教育局对全区实验项目工作进行统筹协调,牵头建立跨部门、跨学校的工作协作机制,推动“区校双联动”教育云平台建设层面各项工作,制定实验项目各项标准规范,完善全区实验项目重点工作实施计划,明确任务和计划,组织指导全区教育系统完成各项任务。

  2020年10月-12月,确定实验项目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面向学科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信息化融合应用,从生活视野和设计思维出发,通过主题课程、专题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创设多学科融合、跨学科学习的问题解决场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有深度的“做中学”“玩中学”, 鼓励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学习”,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创新素养教育评价体系和评估模型,完善信息技术课程方案和标准,充实创新素养教育课程内容,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编程教育、STEAM教育、创客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开展多样化智慧课程展示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学习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2021年1月-2月,按照市里试验区申报“3+2”的模式体系,我区确定以课程整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教师队伍培养、学习环境创设等四大方面作为实验区内容,推进实施融合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学习行动计划、完善方案。

  2021年3月,根据深圳市教育局召开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区级项目专家论证会上的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申报方案和思路,聚焦主题,精简实验内容,细化课程整合的选型、步骤、开发、分工、推广模式,按学段、方向、跨学科、团队等多方面制定细化实施方案,突出亮点,充分考虑现实问题,融合信息技术,实现教与学模式创新、课程创新和评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