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第十三期实验区工作简报(2022年4月)
来源: 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编辑: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时间:2022-04-14
2022年3月至4月中旬,受疫情影响,盐田区除高三外学生中小学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在统筹组织开展全区线上教学工作时,盐田区教育系统从线上巡课、课程设计、平台互动、心理疏导四个方面发力,为线上教学工作保驾护航。盐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密部署、精准施策,特别提出加强“六个优化”,提升线上教学质量:即优化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优化师资统筹、优化课堂时长管理、优化师生状态管理。盐田区各校积极在“六个优化”方面积极探索,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力求提升线上教学效度,并在课程设置方面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
线上教学期间,全区各中小学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顺利实施线上教学,涌现出了许多典型事迹和优秀案例。盐田区2022年开展在线教学以来,共推出六期简报,简报中报道28篇学校案例、3篇区案例;在南方+、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等各媒体报道31篇案例、成果等;通过公众号推出在线巡展16篇,家庭项目式学习案例16篇。
盐田区智慧教育项目完成心理健康服务系统、艺术素养测评系统、图书馆管理平台、班务管理系统、账号管理与登录服务、数据对接与支撑服务平台功能初核,网络教研、教学质量、课题申报、家校共育、区域线上教学管理平台、教室培训平台、账号管理与登录服务系统、数据对接与支撑服务平台继续进行信创架构改造。
附:盐田区在线教学简报
持续“四个发力”推动“六个优化”,
盐田区线上教学成果颇丰
自2月21日起,盐田区中小学各年级段(除高三外)先后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各校认真落实“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的要求,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着力提升教学效度。在全区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线上教学取得显著成果。
一、“四个发力”强化教育教学保障
盐田区教育系统从四个方面发力,为线上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一)线上巡课发力,提升课堂质量。为保障线上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区教科院及各学校对线上教学工作进行提前部署和线上巡课,课后及时反馈教学意见,形成每日、每周巡课总结。对优质课堂、优秀教师提出高度认可和赞扬,在教师队伍中形成示范效应。强调查漏补缺,明确指出下一步改进教学的方向,进行科学指导。
(二)课程设计给力,拓宽教学广度。线上教学的课堂管理和临场交互感较差,为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区教科院指导各校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建构“线上学习+N”的教学模式,将线上授课与家庭项目式学习、劳动教育、美育等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动手、思考的能力,化解了学生疲倦心理,增加了学习趣味性。
(三)平台互动助力,激发学习兴趣。为了确保线上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校老师反复研究实践,充分利用教学平台中的答题器选择作答、小黑板等功能,辅助课堂教学。通过师生全出镜,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四)心理疏导有力,促进健康成长。为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各校老师切实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积极开设思政课堂、心理辅导,以轻松愉快的互动形式向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伟大的抗“疫”精神,纾解学生焦虑心理,凝聚正能量,引导学生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应对困难,不断充实自我。
二、“六个优化”打造盐田特色范本
盐田区教科院切实加强在线教学组织管理,各学校扎实做好市教育局提出的“六个方面”,认真落实“六个优化”要求,展现新时代教育担当。
(一)优化教学平台
我区各中小学老师均能够熟练使用ClassIn、腾讯会议平台,灵活运用平台各种功能辅助授课,主动探索多种方式拉近师生距离,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区教科院及各学校敦促师生提高出镜率,打破云端教学空间限制,营造线上如线下的学习氛围。
林园小学老师用连麦功能打造线上音乐会
梅沙未来学校老师通过视频墙关注学生状态
(二)优化教学资源
全区各学校落实核心素养培育,树立“大资源观”,各学科教研员、科组长、骨干教师悉心指导教师们综合运用国家、省市级平台线上教学资源,灵活借助互联网平台、时政资源服务学生学习,加强课程重组与整合,实现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整体优化。资源选择以支持学生的学习为目的,注重教学资源的梯度、广度、承载度,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课堂强调学生的体验、体悟,更强调学生的深度参与,真正使课堂活起来。
(三)优化教学方法
区教科院持续关注与改进线上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各学校搭建交流沟通平台,相互借鉴,推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各学科教研员带领教师创新建构居家学习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自主学习相结合,将学科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相结合,指导教师精选教学内容,精简授课语言,巧妙利用课前、课中、课后时间促进教学,注重师生互动高频次的同时更重视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云海学校组织在线亲子互动
海涛小学教师设计探究植物任务
(四)优化师资运用
各校在区教科院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集体教研的“灵魂”作用,有序开展科组、备课组线上教研活动,共同研讨提高线上教学质量的方法。各学科组推出优秀课例,老师之间互相观摩学习,课后交流听课心得体会,不断优化教学。注重名师引领,推送优质课程,带动学科教研,形成“头雁效应”。
盐田高级中学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备课
盐外小东和分校设置主讲和联席教师
(五)优化课堂管理
全区各中小学坚持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科学编排课表,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长,在文化课中穿插美术、体育、音乐等课程,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全面实行区校两级巡课管理制度,区教科院学科教研员及学校行政领导、科组长、骨干教师每日巡课,加强对线上课堂的有效监控,及时提出问题,总结经验,促进教学再优化。
海涛小学线上课堂“回环教学”策略
田心小学冬奥主题美术课
(六)优化师生状态管理
盐田区教科院积极开展“在线教学、延学无忧”行动,成立线上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春季延期开学线上教学的应对和方案制订;成立线上教学指导与督查小组,负责疫情防控期间的教研和培训任务,指导各校做好线上课程设计与教学指导。各校推出特色德育课程、心理健康辅导,加大关心关爱师生力度,对特殊学生加强个别辅导,体现教学温度。
盐港中学特色主题班会
东和分校心理健康教育
齐聚云端,携手抗“疫”,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会阻挡学子求知的脚步,不会阻隔老师奉献的爱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期待春暖花开之时,师生共聚欢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