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级项目 > 实验校动态

深圳市水田小学:打造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思乐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来源: 读特APP 编辑: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时间:2021-11-01

深圳市水田小学:打造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思乐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我们常常觉得一堂课不够用”“老师的课讲得太有趣了,我们都听入迷了”……在深圳市翠北教育集团水田小学的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让学生收获思考和愉悦。

        水田小学在数字化“思乐课堂”理念的指引下,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研究,形成了“预学质疑—自主探究—检测反馈—课后拓展”的“思维发展型”课堂模式。课堂上教与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爱思考,爱表达,探索意识逐渐增强。校长彭悦峰透露,未来已来,信息技术手段如何与学科更加深度融合,这也是水田小学近几年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1.png

▲校长彭悦峰在学校“思乐课堂”课题实验推进会上作动员讲话


信息时代,水田小学一直走在时代前端

        作为罗湖一所有着43年历史的老校,水田小学却有着与时代相匹配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早在2016年,水田小学就在校长彭悦峰的带领下,全校铺开思维导图的学习活动,让思维导图逐渐融入到了每一位“水田人”的学习和生活中。

        2019年1月,在临时校区“蜗居”了三年的水田小学喜迁“新居”,改造一新的水田小学办学条件更完善,让一直锐意改革的水田小学如鱼得水。

2.png


3.png


▲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可充分满足平板教学任务

        学校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变革的引领,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创建“人文与科技相融,爱心与幸福飞扬”的“智慧校园”。搬入新校区后的水田小学拥有教学班与功能室共40间,全部为多媒体教室,比例达100%。实现了办公、教学、广播、电话、监控等平台的多网合一,即多个系统平台全部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工作,光纤直接铺设到每间办公室、教室、功能室及其它活动场所。学校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每间教室及功能室安装的高密度无线AP,可充分满足平板教学任务。

        校长彭悦峰表示,近一年来,学校积极投身到数字化“思乐课堂”的试点中,鼓励老师大胆尝试各种数字化技术手段,为每个学生建立虚拟的网络学习空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个性化指导。

        水田小学获评2021年深圳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广东省教育技术指导中心“粤教翔云”学习空间“人人通”暨数字教材应用实验学校、深圳市“教育云”项目实验学校及罗湖区教科院开展的“习本课堂”数字化“思乐课堂”实验学校。


打造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思乐课堂”


        如今,学校的信息化与教学的融合日益成熟,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体育、综合、道法等各学科教师主动用平板辅助教学,老师们对各类教学平台、APP的应用也越来越娴熟,为打造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思乐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从最初更多着力于学科内外“主题整合”的研究,走向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整合”课程的设计,逐步提升、蜕变,形成了以下三种“善思课程”体系下“思维发展型”课堂:数字化“思乐课堂”——“思维发展型”课堂、单元整体教学——“创造性的”课堂 、跨学科整合——“走向未来”的课堂。

        在“思乐课堂”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把打造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数字化“思乐课堂”、跨学科整合教学及学科单元主题整体教学作为学校课改的重要内容来抓。教学中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探索运用思维导图打造思维发展型课堂,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追求,积极探索“主题整合”的有效途径。

        跨学科整合的主题学习,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主题活动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的需求,学校先后设计并开展了“我上学啦!”“从‘小零’到‘小一’”“奇妙的动物园之旅”“秋游去”“元宵博物馆之旅”“你好,秋天!”等跨学科整合学习活动。

4.png

▲学校开展了“思乐课堂”元宵节跨学科主题系列活动

        今年2月底,学校还开展了“思乐课堂”元宵节跨学科主题系列活动,在猜灯谜、吟唱元宵诗词、图文元宵等一系列主题活动中,让同学们通过调查、参观、学习、绘画、制作、表演、拜访等不同形式,了解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获取多方面的学习经验。

        “跨学科‘主题整合’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老师贺晓玲介绍,开课前,所有学科的老师会集中备课,确定主题,如开学时他们一年级的主题是“我上学了”,语文老师以认识学校、整顿纪律为主,英语学科则会教同学们怎样用英语自我介绍。

        说到跨学科,语文老师黄燕玲也感同身受。她与美术老师刘美玲形成“联盟”,两人经常同时间出现在班上为学生授课。比如在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单元中,他们可以让学生画或寻找与秋天节气和中秋节有关的知识,在教材基础上做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5.png

▲黄燕玲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形象,深受学生喜欢

        三(5)班的蔡镇淮和黄梓焮同学对语文老师黄燕玲的课《牛肚子里旅行》印象深刻,他们说,课堂上老师会播放视频,还让同学们画下来,并用思维导图呈现。蔡镇淮说,原来他对食物在“牛肚子里旅行”好难理解,经过老师多种技术手段的呈现,加上老师课前让他们查资料,他明白了原来牛有4个胃,牛还会反刍。“我们的课堂好有趣呀,课堂上我经常听得入迷了。”可爱的蔡镇淮同学笑着告诉记者。

学校的课改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家长李兆凯说,她女儿的变化很大,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再到主动学习。


一路芬芳一路歌,水田小学课改成果显著


6.png


▲许嘉萍老师展示的一节“思乐课堂”课例受到专家肯定

7.png

▲学校多次承办全省信息技术教学相关观摩研讨活动并介绍经验

4        月29日,学校承办了广东省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粤教翔云暨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观摩研讨活动,学校呈现了两节数字化“思乐课堂”课例:黄燕玲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健康游戏我常玩》,李玥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音乐课《送别》均受到专家一致好评;10月28日,在学校承办的广东省教育厅“人人通” 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推广培训线下活动分会场,许嘉萍老师展示的一节三年级美术“思乐课堂”课例《走近传统民居》同样让专家印象深刻,罗湖区美术教研员王婧点评说,授课教师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进行课前习,在从“习本课堂”到“思乐课堂”理念的整体推进下,带领孩子们用有效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让孩子们在各种场合都能自信、大胆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课改路上,学校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点,组织开展主题性综合学习、PBL项目式学习,将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如2020年10月-12月,水田小学六(1)班、六(3)班的40名同学在陈龄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基于现实问题的图书馆改造PBL项目式学习——“我是梦想改造家”。在两个月的学习中,孩子们通过实地观察、互联网搜索等方式获取有效信息,了解图书室的基本样态及特色设计;举行论证会征求专家意见,完善改造方案。在具体情境的学习中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和审美的情趣,提高独立思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水田小学,孩子们是幸福的,除了课堂的丰富,每周还有一节课家长们会走进课堂,陪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伴孩子成长。这就是家校联动的德育创新课堂——“故事爸妈”进课堂。

8.png

▲英语课上,老师自制教具让学生学习在虚拟的商场购物交流


9.png

▲课改路上,老师们收获满满,成长迅速


        通过课改,水田小学的老师们得到了成长。近两年来,水田小学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竞赛获得区级以上奖项170多人次,教师制作的微课、数字化资源获市区级以上奖项50多人次,学生获奖132人次。李玥、黄燕玲、谢书君三位老师的三节数字化“思乐课堂”课例荣获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2021年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一等奖。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数量、获奖面、获奖等次在全区名列前茅。学校教师申报的罗湖区“思乐课堂”小课题多达18项,其中,《基于主题式项目学习的小学语文单元统整教学研究》获得2020深圳市教育规划课题立项,《基于大数据采集的数字化“思乐课堂”构建与实施研究》和《基于体育课堂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与应用研究》已申报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

        水田小学的课改之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步成熟形成体系,经历了一段从无到有的研究、实践之路,逐步提升、蜕变。一路芬芳一路歌,课改之路上水田小学仍在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