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之窗 > 新闻动态

深圳市福田区科技中学:疫情背景下“学会创新”校本课程教与学

来源: 深圳市福田区科技中学 编辑: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时间:2022-03-01

  为解决长期以来创新教育中存在的课程体系不够健全、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育评价尚待完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环境与资源支持乏力等问题,科技中学历经 25 年的实践,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育新范式。面对疫情的再次来袭,网络课堂变为主要教学阵地。科技中学科创中心沉稳应对,积极制定线上“学会创新”教学方案。

  一、“学会创新”特色课程介绍

  (一)“学会创新”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研发不同学段创新教育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总体目标以激发人的创新潜能为前提,以学习现代科学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学习创造技法为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学会创新”课程体系

  构建“五级全息”创新课程体系,主要包含必修课、选修课、训练课、竞赛课和生涯规划课共5个层级;走进科技创新、学会创新、发明、机器人、三模、人工智能、科技实践、中科院研究、创新等15个模块;创新思维、动身能力、编程、科技发明、科技论文、VEX(EDR)机器人、场地赛车、智慧物流等27门课程。以创新作为粘合剂,采用 “五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学科与各学段相结合,培育学生科技创新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供不同年级、兴趣爱好、发展方向的学生进行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


图片1.png

图1 “学会创新”校本课程体系

  二、探索在线课程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一)“1+5”实施途径

  自2019年9月起,科技中学提出了实施创新校本课程的新途径——“1+5”(如图2所示)。一即把科技创新作为粘合剂,促进学生五育融合。五即 “五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学科与各学段相结合,培育学生创新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科技中学继续以“1+5”实施途径为引领,重点关注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多学段与多学科三部分。课题组仔细斟酌教学内容的选取,明确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做好课前调研与课后实践。


图片2.png

图2 实施创新校本课程的新途径—“1+5”模型

  (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以“学会创新”校本课程2.0体系为载体,主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让学生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善于发现问题,再把问题课题化,通过项目研究实现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共经历分组、选题、讨论定题、知识和技术储备、材料准备、设计制作和展示七个环节,最终实现“解决问题”,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3 学生分享创新方案

  图3为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新方案,共同讨论方案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并制定后续实施计划。

1646144122(1).png

图4 科技论文撰写讲授

  

  图4为科技论文撰写课程讲授,从图5可以看出,经过课程学习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术论文摘要部分的撰写技巧。

  

1646144082(1).png

图5 学生摘要撰写案例

1646144147(1).png

图6 在线模拟竞赛答辩

  图6为在线模拟竞赛答辩,从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掌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不断优化参赛作品,充实知识库,掌握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技能,形成可持续进展的能力。

  三、实施“三阶六维四评”评价方式

  “学会创新”校本课程实施基于“无否定”评价理念的“三阶六维四评”评价体系。即低、中、高三个阶段,在知识层、方法层、理解层上从创新知识、创新技能,创新过程、创新方法、创新情感与创新价值观六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的四种评价。

  四、课程实践效果

  科技中学践行“助力每个孩子学会创新”的理念,引领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缜密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学校成立创新教育中心,引进中科院博士形成了创新的课程集群、一系列的校本教材、多册案例集、多套活动方案,构建了基于“无否定”理念的“三阶六维四评”评价体系。实现了“创新+德育”、“创新+教学”、“创新+管理”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教育新范式。

  两年来,学生提交创新方案500余份,成功申请国家专利12项,参加科技竞赛获国际级奖励(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4项、银奖2项;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金奖2项、银奖1项;世界VEX机器人锦标赛亚太区赛金奖1项、银奖1项)23人次、国家级奖励200余人次、省级奖励500余人次、市区级奖励2000余人次。学校办学成果在各级会议、论坛上推广多达200余次。为新时代创新教育探索出新范式,被北、上、广等几所学校采用。专家认为该校创新教育新范式对我国中学实施创新教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影响,被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学习强国、广东省电视台等各大平台广泛报道(如图7所示)。

1646144546.png1646144573(1).png1646144587(1).png

图7 媒体报道示例

  五、在线教学反思

  “学会创新”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虽然线上教学对学生的动手实践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但是该问题对课程的实施并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反之,可以利用此次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一周的线上教学,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课程中。但是,从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可以发现,由于在线课程无法准确捕捉每个学生掌握情况,某些学生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同时,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汇总及提取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完善课后答疑。